实现城池的完全灭亡需要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和精确的执行步骤。首先必须明确,城池的灭亡不仅意味着占领,还需要彻底摧毁其防御体系和资源产出能力。这要求同盟成员在战前做好充分准备,包括铺路、士气管理和兵力调配。铺路是攻城的基础,必须确保目标城池周围至少有一块己方或盟友的地块,否则无法发起攻击。由于地块数量有限,可以采用边拆边铺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。长距离行军会导致士气归零,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,因此需要在目标城池附近提前建立营帐以保证士气恢复。
攻城的核心环节分为消灭守军和破坏城防两个阶段。主力部队需要具备足够强度,通常建议配置5-8支能独立攻破五级资源地的队伍,兵力规模在9000至10000之间。这些部队负责清除城池守军,而器械部队则专门用于削减城防耐久。器械兵种适性越高,攻城效率越强,因此需优先选择适性为S或A的武将带队。攻城时需注意时间限制,每支器械部队每五分钟仅能攻击一次,因此参与人数越多,攻陷速度越快。若未能及时攻破,守军会每小时恢复一次,导致前功尽弃。
防守方的应对策略也是灭亡城池的关键障碍。高级城池通常配备箭塔、拒马和城防军,需提前侦察并针对性破解。进攻方应优先摧毁防御建筑,同时避免器械部队过早暴露。若敌方同盟增援,可派遣主力拦截其支援部队,为攻城争取时间。利用闭城机制的冷却时间窗口发起突袭,能有效规避免战状态的干扰。被沦陷的城池虽失去反抗能力,但仍可能通过缴纳赎金或盟友解救恢复,因此需持续压制其资源产出,防止死灰复燃。
攻城需统一计时,避免成员单独行动导致兵力分散。占领后需迅速连地并控制视野,防止敌方反扑。若目标为玩家主城,则必须攻破其首都才能实现灭国,分城和资源地的清理同样重要。灭亡城池的奖励包括资源加成和金铢,但战略价值远高于短期收益,尤其是对削弱敌对同盟的长期影响力。整个过程强调纪律性,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延长战斗周期或导致失败。